吾亦评
![]()
一步,海阔天空!”山东济南,一女子因家庭矛盾辱骂公婆,小叔子见状上前进行劝阻未果,遂在动手制止过程中不慎被捅致九、十级伤残,如何评价此案?
(来源:裁判文书网)
这话听着简单,可真到了过日子的柴米油盐里,多少人就忘了“退一步”这仨字?就像济南这家人,本来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亲人,最后闹到动刀子、伤残、判刑,想想都让人心里堵得慌。咱今天不聊法条,就说说这家里的事儿,到底咋就走到这一步了?
先说说程某,不管因为啥家庭矛盾,对着公婆张嘴就骂,这首先就没了晚辈的本分。老人年纪大了,就算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,当媳妇的可以坐下来慢慢说,哪怕找丈夫当中间人传话也行,非要扯着嗓子骂?这一骂,不光伤了老人的心,也把自己的路堵死了——你让旁边看着的人咋想?丈夫脸上挂不住,小叔子赶来能不急?
再说说小叔子王某,接到爹妈电话赶来劝架,本意是好的,想让家里“大事化小”。可劝着劝着就动手,把嫂子推倒在地,这步棋就走错了。你想啊,本来程某情绪就像个炸药包,被这么一推,那火“噌”地就起来了。劝架得讲究方式,尤其对方是嫂子,你一个当弟弟的,就算占着“理”,动手也落了下乘。咱常说“清官难断家务事”,家里的矛盾哪有“动手就能解决”的?这一推,直接把“劝和”变成了“火上浇油”。
这里面最该反思的,其实是程某的丈夫,也就是王某的哥哥。自己媳妇跟爹妈吵起来,他先制止了没管用,然后就打电话叫弟弟来?当儿子的夹在中间,一边是生养自己的爹妈,一边是要过一辈子的媳妇,这“双面胶”不好当,但不能当“甩手掌柜”啊!你得先把媳妇拉到一边,问问她到底委屈在哪儿,是觉得老人干涉太多,还是生活习惯不合?再回头跟爹妈说句软话:“她年轻气盛,您二老别跟她计较,我回头好好说她。”两边递句话、消消气,矛盾说不定就压下去了。可他偏偏让弟弟来“接手”,这不等于把矛盾交给了更冲动的年轻人?
程某最后动刀,更是错得没边儿。不管小叔子动手多不对,抄起刀捅人就是把自己往绝路上送。有委屈可以哭,可以找人评理,可以暂时分开冷静,唯独不能动刀子。这一刀下去,小叔子落下终身伤残,自己要蹲监狱,爹妈跟着操心流泪,孩子要是知道家里出了这种事,心里得多难受?好好一个家,就这么被“一时冲动”搅得支离破碎。
其实过日子哪有不磕磕绊绊的?婆媳之间可能因为带孩子、做饭口味、花钱方式闹矛盾,兄弟妯娌之间可能因为老人养老、家产分配有分歧,这些都是常事。但记住了:家是讲爱的地方,不是比嗓门、比拳头的地方。遇到事了,先深呼吸,想想对方的好——公婆也曾把你当闺女疼过,丈夫也曾为你遮风挡雨,小叔子当初说不定还帮你搬过家。多念着点这些,火气就能消一半。
总结:一家人过日子,就像冬天围炉烤火,离得太近容易烫着,离得太远又不暖和,得互相让着点、捧着点。一句“我错了”不丢人,一个拥抱能化不少冰,非要争个输赢、论个高低,最后赢了道理,输了亲情,才是真的亏。济南这起悲剧提醒咱:退一步不是软弱,是给家人留余地,更是给自己留福气。家和才能万事兴,这话啥时候都不过时。
(来源:裁判文书网)